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1cc914146022e6ee92fa1ee30b5b77bd";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国际平面设计联盟(AGI)会员,香港设计师协会前主席(1986-1988),香港浸会大学视觉艺术学院顾问委员会主席。深耕设计50余年,主导1997香港回归庆典视觉系统设计,作品被香港文化博物馆永久收藏;创立“设计营商周”国际论坛,推动香港与内地设计产业协作;以“东方美学国际化表达”理念赋能文化贸易,合作项目涵盖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国家盛事。获颁香港特区政府铜紫荆星章(2007),深度契合服贸会文化服务贸易主题。
2007光华龙腾奖·中国设计贡献奖金质奖章获得者。
人物事迹
1986 任香港设计师协会主席 推动协会国际化改革 吸纳AGI会员,提升香港设计全球话语权
1997 香港回归视觉总设计 海报全球发行超100万份 大英博物馆收藏,文化符号跨境传播
2002 创立设计营商周 搭建亚洲顶级设计贸易平台 年促成跨境项目签约超百项
2008 北京奥运会奖牌设计顾问 推动“金镶玉”方案落地 玉文化服务204个参赛国
2013 策展深港设计双年展 “双城品未”主题促产业协作 降低跨境设计服务成本30%
2018 设计香港文化艺术邮票 粤剧脸谱系列出口20余国 拓展文创衍生品贸易渠道
研究成果/核心贡献
一、国家盛事文化符号设计
(一)香港回归视觉系统(1997)
• 核心作品:
◦ 《香港回归》官方海报:以“龙跃云津”为概念,融合书法飞白与现代构成,全球发行量超100万份;
◦ 庆典动态标识:将紫荆花与海浪纹样转化为流动光效,应用于金紫荆广场揭幕仪式。
• 文化输出:作品被大英博物馆、香港文化博物馆收藏,成为跨文化传播典范。
(二)国家级项目协作
项目 角色与创新 服贸关联价值
北京奥运会(2008) 奖牌设计顾问,提出“金镶玉”材质方案 玉文化通过奖牌传递至204个国家
上海世博会(2010) 香港馆视觉顾问,设计动态“无限城市”主题 服务7300万游客,强化香港国际形象
二、国际设计贸易平台构建
(一)设计营商周(2002创立)
• 亚洲设计界达沃斯:邀请原研哉、靳埭强等全球顶尖设计师,促成香港与内地企业签约项目超120项(2015年数据);
• 深港设计双年展(2013):以“双城品未”为主题,推动深圳嘉兰图、浪尖设计与香港品牌合作,孵化跨境设计服务贸易案例。
(二)区域标准对接
• 制定《深港设计认证互认体系》:简化两地设计服务输出流程,降低中小企业跨境协作成本30%。
三、文化教育融合实践
(一)东方美学理论体系
• 出版《韩秉华设计艺术》:提出“三法归一”方法论(传统纹样解构+国际构成+环保材料),指导周大福“故宫文化”系列等跨境文创开发。
• 香港邮票设计(2018):以粤剧脸谱为元素发行“文化艺术”系列,出口至20余国集邮市场。
(二)教育协作平台
• 香港浸会大学课程改革:增设“内地文化符号转化”课题,带领学生参与深圳文博会项目;
• 央美客座教授:培养付业波(冬奥会奖牌设计师)等人才,输送至国家文化贸易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