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 由我会与北京金融科技学院、新视界设计产业学院联合主办主办的第八届服务设计大会北京城市副中心分会场在北京金融科技学院明德楼成功举行,大会聚焦AIGC技术赋能服务设计的范式革新与产业融合,围绕“品牌—服务—技术—教育”四维协同的创新体系展开深度探讨,吸引了来自全国高校、行业机构与企业代表的广泛参与。 主旨演讲环节,在张歌东教授的主持下,多位学者与行业专家分享了前沿观点与实践成果: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肖勇教授从学科演进角度提出对于服务设计师而言,AI时代的“使用者”提升效率,“旁观者”开阔视野,但唯有跃升为“研究者”,才能超越工具本身,从底层逻辑驱动服务范式的创新,从而成为价值的创造者。 中国服务设计大会主席、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辛向阳教授连线演讲,介绍了全球服务设计的最新趋势与中国实践,聚焦数字创新如何通过服务设计赋能全产业链价值跃升,并指出服务设计是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整体解决方案,需关注流程所有环节与用户体验。 北京印刷学院王愉教授阐述了服务设计从“人工物”到“AI赋能”的理论演进,强调AI在设计思维各环节的辅助作用与教学价值。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顾群业院长探讨了元宇宙时代的设计范式转变,突出沉浸性、权益性、创造性与永续性等特征,呼吁设计师掌握新技能、参与生态构建。 中国传媒大学侯玥副院长介绍了AIGC时代服务设计的新范式,强调通过文化赋能与技术革新重构品牌体验与传播路径,培养跨媒体设计人才 东华大学陈庆军教授以“新质毕业设计”为切入点,探讨如何通过AIGC工具培养学生服务新经济建设的能力。 北京城市学院王利民副校长分享了AIGC介入教学实践的“2+1+2N”人才培养体系,展示了学校服务首都功能建设的实践成果。 AIDE+创始人孙傲然从实践角度分析了AI Agent如何通过自动化工作流与人机协作重塑服务设计范式,提升效率与创新潜力。 圆桌讨论环节,主持人刘庆梅副教授与五位嘉宾围绕“战略-教育-认证-实践-生态”五维协同的智能服务设计新路径展开深度对话: 金水教授提出“品牌即服务”新范式; 王书浩秘书长强调“融AI之智,育服务之才,归设计之本”的培养理念; 孙海珍秘书长介绍了服务设计人才认证体系与生态机制; 周颖主任展示了“非遗+AI+国际”的服务设计实践; 张琪老师分享了“教育-产业”生态闭环的落地经验。 本次大会不仅提出了AIGC时代服务设计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更推动了“政产学研用”多方协同机制的建立,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成为服务创新与数字技术融合高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未来,服务设计将在AIGC的持续赋能下,进一步推动产业智能化转型与人才结构升级,助力中国服务业迈向高质量、系统化、可持续的发展新阶段。
我会理事长邢雷在致辞中指出,培育服务设计新质人才是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并从国家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与其重要性层面系统介绍了服务设计人才评定体系及服务设计工程师评定标准等内容。